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1
编号:13743000
氟西汀、度洛西汀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对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伍建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采用氟西汀、度洛西汀治疗的临床对比。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4周、6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阶段MOSPM完全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TESS评分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6周TESS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采用度洛西汀及氟西汀治疗在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度洛西汀不良反应较少,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氟西汀; 度洛西汀

    中图分类号 R7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001-02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为4%~7%;临床尚未明确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显示引发疼痛的直接原因可能与患者长期处于情绪抑郁或者存在心理障碍等均有一定相关性,属神经症中躯体形式障碍,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选择止痛剂和麻醉药之类的药品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疼痛,长期使用,疗效会降低,并且患者会产生依赖性。因此,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一些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和度洛西汀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显著,不仅用后患者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小,而且患者也不会对此产生依赖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2009年3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作为研究对象的80例患者均符合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标准(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制定):(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平均评分为(18.4±9.2)分;(2)疼痛量表(MOSPM)平均评分为(84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